清廉网讯(吴治江 黄鹏 傅東):陕西镇坪:“三省四县五协同”破解省级边界治理难题
近年来,镇坪县打破地域、人员等关键制约因素,与相邻的重庆市巫溪县、城口县和湖北省竹溪县不断加强交流合作,共同探索建立“三省四县五协同”的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,构筑“全域统筹、系统集成、联防联治”的平安协作体系,有力维护了跨省边界区域的和谐稳定。
2024年,镇坪县刑事治安案件和矛盾纠纷总量分别下降52%和48%。边界地区连续10年无重大治安、刑事案件发生。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最南端,东邻湖北省竹溪县,南接重庆市巫溪县,西连重庆市城口县,交界区域共4县11乡镇23个村,常住居民约12.5万人。狠抓全域统筹 牢固支撑基础为全面优化区域治安环境,镇坪县联合周边三县共同确立“主动创稳”工作理念,同心合力强保障、促稳定。一是机制一体贯通:四县政法委共同制订出台《加强“三省四县五协同”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》
(见上图);四县公、检、法、司部门和11个边界乡、镇分别结合工作实际,建立“信息联络、会商研判、交流合作、应急处突、联防联控”五项协同机制,搭建省际边界地区常态化协作平台,不断强化交流合作。2024年,先后召开联席会议8次,开展相关活动12场,通报重要信息86起。二是力量一体调配:四县分别组建工作专班和5个专项组共161人;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每年轮流主办工作会议,定期交流部署工作;打破区域界限,做到联合用警、统一行动。三是要素一体融合:镇坪县不断强基赋能,统筹专项经费80余万元,对执法勤务装备和巡防装备进行升级;为全县81名辅警全额缴纳住房公积金。县委出台《贯彻落实〈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〉若干措施》,将联防联控工作纳入财政预算,全力保障工作开展。狠抓系统集成 激发最优效能坚持“全要素”保障,夯实“大维稳”格局,全力明责任、夯举措。一是“三位一体”抓共治:构建党委主责、政法主战、基层主防的县、镇(乡)、村“三位一体”安全防护体系。县委、县政府将跨区域协作作为推动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;7名联镇常委包联各镇;政法各部门落实“三函”督办机制;全县958名“321”网格治安员常态化排查,做到矛盾提前预警、信息提前掌握、动态提前知悉;2024年先后下发提醒(提示)函17期,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。二是“实时调度”互联通:聚焦敏感节点、重点区域、重点人员,四县信息共享,共同掌握动态,落实“实时调度”机制,夯实“一人四管”措施,确保边界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发现在早、处置在前。
(上图:镇坪县牛头店派出发所民警在处理跨区域案件)
三是“纵横贯通”建网络:纵向建立“县—乡—村”三级联防指挥链,共建区域“微网格”32个,划分跨省网格员189名;结合“雪亮工程”、“天眼”,在边界结合部、主要路口和治安复杂地段安装视频监控点40余个,视频监控全部接入村警务室,实现“点—村—十一所一站”区域联防警务良好协作;横向推动公、检、法、司与林业、环保、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“平安联建专班”,实现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协同。狠抓联防联治 创建最优环境坚持把区域边界稳定作为重点任务,聚力强合作、优环境。一是纠纷联调:依托镇、村结对联建党组织,在2个毗邻镇建设联合调解室;推行“户籍地+居住地+事发地”三地联调模式,深化“无忧调解超市”做法;吸纳乡贤、网格员、行业代表等组建30人“跨界调解专家库”;累计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余次,调解矛盾纠纷80起,稳控重点人员50人次。二是治安联防:以公安机关“十一所”为载体,定期召开“陕鄂渝”边界小区域警务协作会议;制定《陕渝鄂省际派出所区域联防暂行办法》;共享涉毒、盗抢、电诈等黑名单数据库;联合开展专项行动;累计开展跨区域专项整治10余次,整治突出风险隐患82个,破获毒品案10起、流窜盗窃案21起,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9人。
2024年,全县治安发案率同比下降33.3%,暴力命案“零发生”,全县平安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。三是案件联办: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研判协作、异地执行协作联动等机制,四县检察机关累计立案办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0件,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;法院系统累计执行案件20余起、执行标的800余万元,有效解决“易地执行开展难、查控慢、拘留繁”等问题。健全跨区域治安刑事案件共同办理机制,仅2024年,“四县”联合侦破案件5起,侦破率较去年同比翻番。
(上图:镇坪县召开陕渝鄂毗邻地区检察机关“七院五联”工作联席会议)(黄 鹏 吴治江/文 镇坪县政法委/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