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廉网讯(傅万生 傅東):(编者按: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中国智慧博大精深,传统文化传承任重道远…)
简叙“高宗梦得說”与 “中国梦”
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5年5月4日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。习总书记强调: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,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,汇聚两岸同胞智慧,积极探索解决之道。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,作出合情合理安排。关键是要“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”。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。要考虑妥善之后再行动,要使行动符合时机和需求。“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”这句话,便是出自《尚书説命》中记载的一段武丁和傅説的君臣对话。上至国家施政、下到个人行为,它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。“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。”行动不仅要考虑是否善好,而且还要考虑时机。
(一) “虑善以动”,考虑好了再行动,“善”就是完善、妥善。这句话的主要宗旨,便是在说明“谋定而后动”。而在中国兵法中,这是非常重要的观点。《孙子兵法》里有一篇就叫“谋攻篇”,说“上兵伐谋”,最好的军事手段,是战略性的布局而非实战性的厮杀。所以说:“谋定后动”,“谋”比“攻”更重要;“虑善以动”,“虑”比“动”更重要。谋虑在前、行动在后,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伤害、可以最大效果取得收获。“谋定”之后、“虑善”之后,就要考虑该怎样去“动”。动,在不同的形势需要时,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应。
(二)第二句话“动惟厥时”,行动要把握正确时机、行为要符合形式需要。这便是一种“合时宜”的智慧。很多的错事,只是因为没有在合适时机去做,好事才变成了坏事,那便叫做“不合时宜”。
(三)2015年11月09 日,在“习马会”上,马英九先生也说了一句让人印象极深的一句话:‘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。’‘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’一语出自《說命三篇》中篇。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:“懂得道理并不难,实际做起来就难了!” 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 ”这个用法是大有出处的,孙中山《建国方略》的序言里就多处出现,他提到禁锢国人几千年的旧思想是阻止民国事业建设发展的大敌,所谓“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”也。马英九先生引中山先生引用的《尚书.說命》,颇有承继道统、政统、学统的意思,此外“知行之道”也是蒋先生最仰慕的王阳明心学的核心。大家知道: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世界教科文大会上说到“說命三篇”,2017年5月4日又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也引用了《尚书·說命》中的话“虑善以动,动惟厥时”,认为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分歧和难题,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,要考虑妥善之后再行动,要使行动符合时机和需求。从这个角度看,马英九先生再次引用《尚书·說命》“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。”也是对习总书记的一种善意回应。
3360年前,武丁求梦得贤,实现世界历史上武丁盛世,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实现伟大的“中国梦,”这也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追梦。法国拿破仑大帝说过,中国是东方一只熟睡的雄狮,一旦梦醒将会是世界为之震惊!三千多年来,我国历史上只有商武丁求“梦”得贤,实现了国富民强。如今,我们认为习总书记的“中国梦”思想不仅是历史的巧合,更是历史的必然。
历史证明,傅說,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建筑学家、科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也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,是目前我国有文字记载(甲骨文)以来象形文字创始人之一,经中国著名学者傅幻石先生几十年甲骨文潜心研究,商代青铜器上的文字“父乙”、“父兌”落款,正是武丁中兴时期板筑之父傅說,《說命三篇》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,傅說是活着被帝王封为圣人的人,早于孔子近800多年,堪称“中华第一圣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