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两处甬道遗迹说起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3-01  作者:使者  浏览次数:97961
核心提示:清廉中国时评:(使者)一我站在中原通往荆襄的古道旁 今天说的古道,实际上是一个狭窄的甬道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,丝绸之路的光芒仍然用一带一路继承发光。古老的中国文化令世人叹为观止,那些残留在地上的文化古迹。映照着中华大地昔日的辉煌,折射着文

清廉中国时评:(使者)一我站在中原通往荆襄的古道旁

      今天说的古道,实际上是一个狭窄的甬道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,丝绸之路的光芒仍然用一带一路继承发光。古老的中国文化令世人叹为观止,那些残留在地上的文化古迹。映照着中华大地昔日的辉煌,折射着文官武吏为文化传承做出的奉公伟章。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始根地,这里的文化辐射祖国四面八方。有五圣文化底蕴的南阳,不仅是光武帝刘秀建都的帝乡,而且文化深厚,南联荆襄。这个将要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古都,留下的两处城墙遗迹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苍桑。在古宛城的南部存留的两处遗迹记载着昔日的繁华春梦,更让人想起了那句有名的成语—车水马龙。图一奎章阁,文明四海四字更像是闻名四海。

      阁楼下的甬道是通往荆襄的交通要道,上有四字为证。而阁楼內的文曲星竟然和孙姓祖先同为一人,这是因为道光年间,当时的建造者苦于不知道文曲星何方神圣,只好抓一行人做胎而成,这就形成了抓像,也叫抓胎和抓拍,而那个孙姓的祖先也就成了文曲星的化身偶像。

      另外一个遗迹,上面的一幅对联竟与当地两个名人关联,他们分别是刘秀和诸葛亮。上面的巩固二字,也许正是现在经常使用的巩固的原形。图为古宛城城墙遗迹出城通道。

    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。我站在通往出城和通往荆襄的古甬道旁不禁想起: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,如果只为自己盘算,纵使家财万贯,到头来不是被世人唾骂就是遗臭万年;而为人民修桥铺路,方便南北通行的人,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,并且会功不可没,万古流芳。清廉是革命的本色,而贪腐是历史的蛀虫。人民都希望本地有清官,造福老百姓。(通讯员使者2024.3.1午夜于古宛城)

      

 
 
 

中华出版促进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管,清廉编辑部主办

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-7181,国内统一刊号CN10-1152/D。 京ICP备20027670号-1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人员查询 |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清廉网 (c)2009-2020 清廉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知网